现象级《人世间》之后,下一个严肃文学“爆款”会是谁?

时间:2022-03-04 10:12:09阅读:293
梁晓声的长篇小说《人世间》2019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,小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社区——共乐区为背景,透过周家三兄妹的成长经历,塑造出众多劳动者、建设者、改革者、创业者的人

梁晓声的长篇小说《人世间》2019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,小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社区——共乐区为背景,透过周家三兄妹的成长经历,塑造出众多劳动者、建设者、改革者、创业者的人物群像。

将小说改编为影视剧,梁晓声起初并不看好,甚至对专程前来商量改编事宜的年轻人“泼了不少冷水”,直到导演李路接触《人世间》原著后明确表示“这才是我要拍的作品”,两人在沟通过程中达成了拍摄一部“向人民致敬”的作品的共识。

58集《人世间》3月1日晚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收官,当晚实时收视率突破3%,创下央视一套近五年的收视新高,同时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值突破10000,成为今年第一个热度值破万的电视剧。有观众感慨,《人世间》播出的近两个月开启了一种追剧新体验,在观看过程中投入了巨大的感情,每天剧集一更新,和身边友人纷纷开启分享模式,“感慨有时,气愤有时,痛哭流涕都成了家常便饭。”

《人世间》演员阵容强大,但收视走向并非一点即燃,而是经过口碑发酵,后劲十足。中国作协近日以“从文学到影视”为主题举办《人世间》座谈会,这是中国作协近年来举行的为数不多的以影视改编为主题的座谈会。

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表示,《人世间》的成功再一次有力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,展示了“文学与影视融合而成的壮丽景象”。从文学到影视,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,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。

中国作协党组书记、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张宏森提出,《人世间》改编、转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,这一“热点”“爆款”的诞生鼓舞人心也予人启发,充分证明文学能以更立体的方式光大自身价值,同时,今天的文学创作要更好融入现代传播格局,就要更充分、更主动地与众多艺术门类及文化形态交流互鉴、融合接轨,“文学的主动意识正在获得广泛的支持与回应,而‘创作的精’和‘作品的好’则是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最大公约数。”

《人世间》2017年底首次出版,不久,腾讯影业与导演李路共同决定拍摄。2018年11月,腾讯影业从当时为梁晓声代理《人世间》版权的一未文化手上,获得作品8年的影视改编权;2019年8月,《人世间》以高票获得中国文学最高奖——第十届茅盾文学奖。随后,腾讯影业、新丽传媒、阅文影视组成“三驾马车”联合打造这部作品。

电视剧播出后的强烈反响也助推文学作品走近读者,据统计,《人世间》获茅奖前累积发行4万套,获茅奖后截至去年年底,又发行了16万套;今年同名电视剧开播以来,仅在当当、京东两个电商平台就销售了5万多套。在梁晓声看来,剧作中对东北方言的运用,演员表演对周母等人物形象的丰富,“周父认可郑娟(殷桃 饰)”等剧版不同于原著情节的细节设计,都极其具有启发意义,“如果小说可以重写,这些智慧之处都是值得借鉴和吸纳的。”

编剧王海鸰也是一位小说家,以往几乎不接受改编他人作品的工作。这次,为了避免创作干扰,她“躲开”了原著作者梁晓声,也从未在拍摄过程中探班剧组。电视剧取得成功,她提出,未来应该更强调小说创作的严肃性,“影视的风气已经走向艺术化,作家要坚持独立思考与写作,而非迎合,才能行之久远”。

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则以另一部高热度、高口碑的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作为对比,作者龙平平完成了由党史专家到电视编剧,再到小说新秀的转身,“从《觉醒年代》到《人世间》,是时候重新考量如何界定和理解严肃文学的内涵及外延了。”

事实上,在《人世间》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同时,严肃文学成为影视改编“风口”已有征兆。在此前“优爱腾”三大平台发布的2022年片单上,多部严肃文学作品的改编被提上日程。在爱奇艺的系列片单中,除了《人世间》,还有路遥小说《人生》、双雪涛小说《平原上的摩西》的改编剧;余华新作《文城》和金宇澄的《繁花》出现在腾讯2022年片单中;王蒙的《这边风景》、贾平凹的《秦腔》、苏童的《黄雀记》、徐则臣的《北上》等也纷纷宣布将进行影视化。这其中,《秦腔》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,《繁花》《这边风景》《黄雀记》为第九届茅奖作品,《北上》与《人世间》同为第十届茅奖得主。上海中生代作家滕肖澜的两部小说《城中之城》《心居》也都由作家本人担任编剧,改编为影视剧,引起观众对现实题材大剧的期待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现实主义底蕴浓厚、精神内核深刻是严肃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优势,而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调和则考验制作方的能力。近年来,《山海情》《觉醒年代》《小敏家》《扫黑风暴》等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热播,证明了观众对这一类型文艺作品的需求不该被忽视。尤其是《人世间》播出以来,意外收获90后、00后观众的喜爱,这其中的逻辑和创作规律值得探究。

谈及文学作品的IP开发,评论家潘凯雄认为,长篇小说《人世间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IP,当它的经典性逐渐为大众所认知和确定之后,被阐释的空间也随之不断放大,这意味着作为IP被开发的空间会更大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,《人世间》的热播,已经成为“文学与电视剧共推中国式现实主义文艺范式”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。

《人世间》的成功,也是“关注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故事”创作理念的成功。《人世间》之后,下一个严肃文学IP的“爆款”会是哪部?读者与观众都在期待。如何助推更多《人世间》产生,对文学界、影视界乃至更多文艺创作领域的工作者提出了课题。

文/上观新闻记者 施晨露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